-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9月25日,一场聚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2025年大兴区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八中大兴分校成功召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凯,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崔连娜、中教科科长赵欣,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孙健、副校长王永庆、课程中心主任于海荣、课程中心教研员以及全区各中小学校长、课程干部和获奖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中心副主任毕文亭主持本次活动。
本次推进会向荣获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成果”奖的2所学校与15位教师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永庆作题为《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助力大兴教育高质量》的区域总结与工作部署。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中心下半年将聚焦三方面开展工作:落实“一校一策”,开展区校两级课程培训;推进跨学科学习、资源赋能提质等市级项目;深化教育集团课程创新、深耕“1+3”人才培养实验,办好数学节、科学节及创新人才冬、夏令营。
2024-2025学年区域推荐参评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代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党支部书记付伟凭作题为《构建创新生态型课程体系 精构立体化育人格局》的经验交流。学校以清华附中与首邑大兴相融的创新课程文化为根基,构建“生命・智慧・品格”课程体系,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学段贯通和不同层次课程协同,坚持基础、发展和专业三层次课程一体化。通过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全学科联动,整体育人,助力学生在“五育”融通中实现全面发展。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毛莉作题为《从文化浸润到素养生成——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实践》的展示,介绍学校构建传统文化“三阶四维”体系,探索全科渗透教育路径,活化地域文化,形成校镇共生生态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日常教学,展现了“文化浸润”的育人力量,发挥了区域辐射引领作用。
北京八中大兴分校执行校长杨志勇作题为《生涯引导·课程为基·评价赋能——北京八中大兴分校“1+3”培养实验的育人新篇》的主题发言,围绕“1+3”培养实践,构建“一体三层六面”的“1+3”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聚焦数理与工程技术,学段规划精准设计,联动周边高校“每周实地授课”,为破解“分段应试”提供了重要范例,与市级“素养导向”改革高度契合。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凯作精彩点评。他肯定了大兴区课程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四所学校的经验分享,建议学校课程创新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夯实文化体系,明确培养目标,集团化办学需探索合适的共同文化;推进课程实体化建设,匹配学生需求分层设置课程,丰富课程体系,依据学生发展关键期需求等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底线标准,创新教师发展模式;优化治理体系,保障集团各要素顺畅运行。
崔连娜副主任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课程建设首先要立足时代方位,回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新国门·新大兴”区域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她要求各校将课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领导、专业支撑与督导评估,以课程改革突破推动大兴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