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赞比亚整个国家三年的GDP加起来才差不多这么多钱,这狮子大开口的索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根据相关的媒体报道,就在中国还在紧急和欧洲博弈的时候,没想到,非洲却出事了。作为一个小国的赞比亚,其200名土著更是直接将中国企业告上了法庭,其理由是中国企业在当下造成了环境污染。
而且更为夸张的是,他们直接索赔800亿美元,同时另外建立2亿美元的紧急救助基金,可以说,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了。要知道,赞比亚一个国家的GDP也才264亿美元左右,而当下却直接要向中国索赔800亿美元,这不是儿戏么。
2025年2月18日,赞比亚的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的一座尾矿坝坍塌,该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的子公司,同时中冶集团也在运营相关矿井,150万吨含有氰化物、砷、铅的废料流入了当地重要的卡富埃河。
受影响的近200名当地居民随后对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和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提起高达800亿美元的索赔诉讼。从表面上看,巨额索赔数额触目惊心,似乎中国企业在此次事件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第一,事故发生后,相关中国企业并没有逃避,而是积极担责,主动配合赞比亚政府开展处置,并且已对受损民众进行赔偿,相关工作甚至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赞比亚政府已于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公布了事故处理进展,并公开对中国企业所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也就是说,所谓的索赔800亿,更像是一场已被妥善解决的事件之余波,甚至不排除是个别势力在刻意炒作、旧事重提。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看似简洁,实则暗含深意。积极担责四个字,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关切,也传递出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监管态度。但在800亿美元的索赔诉求与工作成效明显的官方评价之间,我们更需要追问:中国企业的责任半径究竟该如何划定?当赞比亚村民的生存权与中企的发展权相遇,我们是否需要一套超越地域的责任坐标系?
赞比亚政府的态度更是关键。就在近期的8月7日,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赞比亚首席发言人公开表示,经过实验室检测,事发地的水体pH值已经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也在持续下降,而且至今未发现与此次污染事件直接相关的重大健康问题或疫情。甚至在事故发生没几天,当地的供水公司就在2月24日全面恢复了正常运营。
面对如此离谱的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展现出了惊人的淡定。这种底气,一方面来自于他们积极负责任的善后行动,另一方面也源于对自身实力和事实真相的自信。
公司第一时间就聘请了赞比亚当地顶级的律师团队,准备依法硬刚到底,并明确指出这800亿美元的索赔明显缺乏依据。同时,公司也向市场透露,涉事的矿区产量占比并不大,对全年的营收影响完全在可控范围内。资本市场似乎也看透了这场闹剧,截至9月19日,该公司的股价年内涨幅竟然超过了150%,这无疑是投资者投下的最强信任票。
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也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发言人林剑在9月18日的记者会上强调,中方一贯要求海外企业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支持中方企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番话,既是原则,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
涉事企业虽然处置得当,但暴露出前期风险评估的不足--未充分考虑当地极端天气对矿渣存储的影响。未来中企在项目设计阶段,必须引入气候韧性理念,比如在多雨地区提高矿渣仓库的防雨等级、建设备用排水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王颖建议,可以联合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环境风险预警平台,把被动应对变成主动预防。
事件初期之所以出现800亿索赔,与企业日常社区沟通不足有关。很多非洲社区更认人情,企业管理层如果平时多去村里坐坐、参加长老会,遇到问题时沟通成本会低很多。长期在赞比亚工作的中企员工李刚说,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和社区开圆桌会,从孩子上学到老人看病,能帮的都帮,这次事件中长老会主动帮我们辟谣,就是平时积累的信任。
目前,虽然这家中企的复产进程还卡在环评机构的选聘争议上,但整个事件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晰。这起横跨三大洲的纠纷,与其说是一场环保官司,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商业陷阱和复杂挑战。
当资本和技术走向海外,除了要守住环保和责任的底线,更要学会如何拿起法律武器,应对那些借环保之名、行讹诈之实的天价剧本。这场800亿美元的风波,无疑为所有在海外打拼的中国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维权课。





